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張衍很耐心的一一回答著眾人的問題,引經據典,把自己的治療方法是出自哪一本醫書,哪一本醫書里也曾經提到過,附合哪一本著名醫學經典中的理論。

  整個答疑,從張衍走進會議室開始,一直持續了一個多小時,才在一片掌聲中結束。

  張衍用自己深厚的知識儲備,廣博的學識,把一眾中醫大家折服。

  因為時代的原因,這些中醫大家的知識儲備,閱讀量,真的不如張衍。

  有很多孤本醫書,都被人當做寶貝藏起來。

  這些人,很多都是家傳,或者跟著師父自由學習,熟讀幾本基礎醫書,然后機緣巧合獲得一兩部醫學經典,能夠成為中醫大家,靠的更多是經驗和天賦。

  張衍能夠比他們厲害,一個是他有系統,這個是最重要的。

  再一個,他的閱讀量大,可以說冶金總醫院圖書館收藏的醫書,比北京中醫藥大學等好幾家大學的圖書館的藏書,加起來還要多。

  尤其是,冶金總醫院的圖書館里,有大量孤本的醫學經典,記載了大量的治病經方。

  這是紀凱文的功勞,通過廢品收購站,信托商店,等等各種渠道,大量收集各種醫書。

  明清以來,中醫的發展非常的迅速,各種醫學典籍,醫學著作非常的多。

  北京自明朝以來,就是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所以,在北京可以找到歷朝歷代出版的絕大多數醫書。

  各種情況綜合起來,冶金總醫院的圖書館藏書才會如此的豐富。

  張衍才能如此的牛逼。

  再有一個星期的時間,就差不多能夠完成編審工作,然后正式出版。

  上海、廣州、成都、南京等十幾家中醫藥學院都決定把張衍編撰的中醫作為學校的教材使用。

  不過,考慮到張衍編撰的書,實用性更強,所以都是從大三開始學習。

  中午,在北京中醫藥大學吃了午飯,張衍邀請大家到冶金總醫院去參觀,順便看一下中醫外科在冶金總醫院的開展。

  下午正好有兩臺手術,吃午飯的時候,張衍已經通過電話,通知了沈遠山。

  到時候,張衍和沈遠山兩個人,一人一臺手術,給一眾中醫大家做中醫外科手術的演示。

  吃完飯之后,大家坐著車,來到冶金總醫院。

  這還是這些人第一次來到冶金總醫院。一進醫院大門,大家就被冶金總醫院的醫院建設給震驚了。

  “張院長,你們這醫院,真不愧是中國最大的醫院!”上海來的梅副院長感慨道。

  “我們也就是占了個新而已!”張衍謙虛道。

  冶金總醫院就是當初的紅星醫院,完全就是結合了張衍的意見修建的,也許建筑物并不是最高大的,但是看上去,絕對的大氣。

  尤其是布局上,絕對要比大多數的醫院更加的大氣,為醫院未來的發展,留下了足夠的余地。

  還有一個,就是目前國內還沒有開始醫院的大建設,醫院全國范圍的擴建,新建是六十年代的事情。

  也就是三年自然災害之后,國家的經濟得到了一定的恢復,全國各地才開始建設醫院。

  比如協和醫院還在清豫王府的舊址上,這里是很多老北京人童年的記憶。

  協和醫院的新醫院還要好幾年才能建好。

  對比之下,就顯得冶金總醫院顯得大氣,充滿了現代化。

  手術還在準備階段,張衍把眾人邀請到中醫外科的小會議室,讓護士給一眾中醫專家泡上茶。

  大家隨意的聊了起來。

  “張院長,你的醫術實用性非常的強,不僅僅學院的醫學生可以當作教材,就算是醫院的醫生,也可以拿來當作工具書來使用。”

  “是啊!這些書,絕對是好工具書!等出版之后,我一定要留兩套,一套放在我的辦公室,一套放在家里。

  這樣就可以隨時翻看。”

  “張院長,書是好書,實用性非常的強,尤其是您編撰的《中醫外科學》這本書,我們請教了很多西醫的外科醫生,都說,里面的手術寫的太詳細了,完全可以作為手術指南來使用。

  但是,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沒有這樣的老師,無法開展這樣的學科。”南京中醫藥學院的卞主任提出了魯院長當初相同的問題。

  “是啊!張院長,能不能給我們派一個老師過來,你放心,我們保證不會讓您的徒弟吃虧,只要來了,我們給副教授的職稱。”上海中醫藥學院的梅副院長也跟著開口說道。

  “各位,感謝大家對我的看重,你們說的這個問題,確實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是咱們想要開展《中醫外科學》繞不過去的一個坎。

  之前和魯院長討論的時候,也曾經說起過這個問題。

  我自然希望我的徒弟們,能夠有個更好的前程。

  但是,我們冶金總醫院,目前醫生也是非常的緊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