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跳過這一章)
宇宙于四百億光年之外大爆炸產生的背景輻射,為人類對宏觀宇宙觀測的極限。因為地球的望遠鏡,只能觀測到四百億光年外的四百億年前的混沌。但這并不代表四百億光年外,那四百億年前的場地上就沒有擴展出更遠的宇宙。
基本粒子的微觀結構是人類對微觀觀測的極限。同樣的,這也不代表已知的極小之下,就是信息逐漸單一的牛角尖。
沿著粒子最小化到極點,可能最終會出現信息無限化的宇宙。
以人類的觀測能力為中心,大至地球,星空,四百億光年的宇宙,小至細胞,分子,原子核,夸克,基礎粒子。此范圍內,是人類的一個視角圈。
但是,誰知道圈子外有什么?
也許有的存在,在粒子微觀視角下,亦或是宇宙視角外,對接了什么?
倘若視線外的信息規則被改變了,星球上的人類歷史就會發生變化了。
是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
在多維宇宙上的,一個對于地球人類來說無比廣闊的同時又無比精細的壁障橫亙在荒蕪和生命之間,下面姑且將這個屏障稱呼為“籬笆”。
而此時,在“籬笆”的某處綁定了一個被鎖住的結構。
在“籬笆”的邊緣上,一些高維度層面的超級智慧在就此討論。
一個精于計算的高維存在:“目標沒有善惡,可以觀察的生命現象非常混亂,疑似完全由固有弱熵增構成。”
無情的訊息語言在對“籬笆”上的存在進行判斷。
另一個:“應當有熵減生命現象,否則的話,其不符合熵增計算的模型——如果沒有真生命意識,這個結構,早就崩潰了。“